5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猴痘疫情暴发预警称,自5月13日以来,全球12个未流行猴痘病毒的国家已报告了92例确诊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未来有可能在这些国家及其他国家发现更多病例,猴痘病毒将进一步传播。
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一种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的病毒),其症状与人类中出现的症状与过去在天花患者身上所看到的症状相似。虽然猴痘病毒与引起天花的病毒是近亲,但致死率和传染性较低。随着 1980 年消灭天花和随后停止接种天花疫苗(牛痘),猴痘已成为最严重的正痘病毒。
猴痘主要散发在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区,通常靠近热带雨林,并且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地区,可感染其他动物,偶可使人类受感染。这种疾病由猴痘病毒造成,它属于一个包括天花病毒,并在天花疫苗中采用的病毒和牛痘病毒的病毒组,但需与天花、水痘相鉴别。这种病毒可以通过直接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传染途径主要包括血液和体液、皮肤或黏膜伤口。
“猴痘”这个名字来自于 1958 年首次记录的这种疾病病例,当时在为研究而保存的猴子群中发生了两次暴发,首次从痘液中分离出该病毒,并因此得名。实际上猴子并非猴痘病毒的储蓄宿主,与人类相似,猴子只是猴痘病毒的意外宿主。也就是说,猴痘病毒真正的来源并非猴子。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物种被发现感染了猴痘病毒。一些证据表明,非洲本土啮齿动物,如冈比亚巨鼠和松鼠,可能是该病毒的储蓄宿主。该病毒应该被称为“啮齿动物痘”。
一、猴痘病毒主要是通过被感染动物的皮肤、呼吸道或眼睛周围或鼻子和口腔粘膜的创面传播给人类。
它被认为是由老鼠和松鼠等啮齿动物传播的。或者是通过吃未正确煮熟的受感染动物的肉以此感染上这种病毒。
二、猴痘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
虽不易发生人际传播,但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也可能感染。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猴痘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效率相对较低。但是它确实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飞沫可感染眼睛、鼻子和喉咙的粘膜。 研究表明,需要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才能传播(例如,在2米半径范围内,没有个人防护设备的情况下,需要3个多小时)。然而,它也可以通过接触病变或体液,或通过接触被脓或其他有害物质污染的衣服或亚麻布传播。
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打冷颤、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也会出现感到疲惫的现象,有个别的感染者可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之后可扩散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主要是四肢。与其他皮疹不同,它通常包括在手掌上形成的水泡。疤痕病变将在疾病的下一个阶段形成,可以持续两到六周。
侯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它不会没完没了地一直感染下去,一般几个星期后感染者就会自愈。虽然感染后有一定的病死率,像猴痘病毒,一般它的致死率大概是在1%—10%之间,并不算特别高。
可以接种天花疫苗。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的有效率达85%。 除了疫苗之外,有没有药物被批准用来治疗天花呢?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2018年7月,美国FDA批准了第一款用于治疗天花的药物:TPOXX (tecovirimat)。 应对猴痘不必恐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猴痘病毒感染: 1、避免食用或处理野生野味(灌木肉)。 2、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包括在猴痘发生地区生病或被发现死亡的啮齿动物、有袋动物、灵长类动物))。 3、避免接触与生病动物接触过的任何材料,例如被褥。 4、将受感染的患者与可能有感染风险的其他人隔离开来。 5、与受感染的动物或人类接触后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例如,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 6、照顾患者时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PPE)。 猴痘疫情引起了正在面临新冠疫情中的中国民众的密切关注。有人耽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造成双重灾难。目前总结几个事实以减少大家的忧虑。 一是考虑到最长三周的潜伏期,同时临床医生的关注,近期可能会发现更多的确诊病人。但是考虑到病毒传播力比较弱,估计疫情不会在欧美澳持续很长时间。 二是目前涉及疫情的国家,医疗条件均好于中非和西非,估计病死率会比较低。 三是目前亚洲的中国邻国以及中国国内并没有发现新病例。尚未构成威胁。 四是中国在1982年才停止全民接种牛痘,所以中国40岁以上的人群(接近50%的中国人群)已经接种过牛痘/天花疫苗(85%保护率)再考虑到病毒初始传播指数(R0)小于1,即就是有新病例,也很难造成大规模疫情。但是一旦发现疫情,应该对40岁以下的人群紧急接种,所以要有足够疫苗储备,做到有备无患。 五是考虑到国内目前严格的边境防疫管理方法,估计新病例很难从国外传播到国内。